您的位置: 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反相色谱柱的原理说明

反相色谱柱的原理说明

更新时间:2024-10-31浏览:740次

  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对极性不同,液相色谱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。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情况,称为反相色谱。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可作反相色谱。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广泛,现代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70%以上是在非极性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的。
 
  指利用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,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,根据溶质极性(疏水性)的差别进行溶质分离与纯化的洗脱色谱法。与HIC一样,RPC中溶质也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分配于固定相表面,但是,RPC固定相表面被非极性基团所覆盖,表现出强烈的疏水性。
 
  RPC固定相大多是硅胶表面键合疏水基团,基于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和疏水基团之间疏水作用的不同而分离。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中,多采用离子强度较低的酸性水溶液,添加一定量乙腈、异丙醇或甲醇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。
 
  反相介质性能稳定。分离效率高,可分离蛋白质、肽、氨基酸、核酸、甾类、脂类、脂肪酸、糖类、植物碱等含有非极性基团的各种物质。

 

Contact Us
  • QQ:1919489259
  • 邮箱:dubin@inlucktech.com
  • 传真:86-010-83893981
  •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5号院甲1号华文国际传媒大厦

扫一扫  浏览网站

©2025 北京英莱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13010341号-2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总访问量:390804    管理登陆